2023年2月,中证商品期货指数(CCICFI)月度收益率为-1.73%,年化波动率为8.72%。其间,指数于2月1日创出月内最高值1841.63点,此后指数持续下行,2月14日达到最低值1769.32点,主要源于春节假期季节性累库规律对商品估值的挤压。春节后,指数在供需稳定复苏的预期驱动下,估值得以修复。
在商品季节性累库周期持续的利空影响下,2月中证商品期货指数19个样本品种中,仅有7个录得正收益。一是从板块维度看,收益贡献度大小由高到低依次为黑色金属、能源化工、农产品、贵金属及有色金属。国内经济稳定复苏及海外经济下行压力仍存形成周期错配,驱动商品板块强弱分化。二是从品种维度看,按正收益贡献度排序,由高到低依次为铁矿石、焦炭、棕榈油、原油、热轧卷板、螺纹钢及白糖。按负收益贡献度排序,由高到低依次为豆油、铜、PTA、锌、铝、甲醇、黄金、棉花、豆粕、橡胶、白银以及镍。对指数收益率绝对值贡献度最大的五个品种依次为:镍、白银、铁矿石、天然橡胶和焦炭,分别从属于有色金属、贵金属、黑色金属、软商品等板块。其中,铁矿石和焦炭对指数收益率的贡献度为正,镍、白银和天然橡胶的贡献度为负值。三是从权重维度看,天然橡胶和棉花虽然权重占比小,但对指数收益率贡献度较大;螺纹钢和铜尽管权重占比大,但对指数收益率贡献度较小。
扫一扫